争议不断的易到用车昨日又陷入新的舆论漩涡。身为公司二股东的创始人周航,公开指责大股东乐视挪用公司13亿资金,而乐视对此予以坚决否认,称周航用心险恶,涉嫌诽谤。
两年前,对在专车大战中处于不利局面的易到和周航而言,乐视和贾跃亭曾扮演着“白衣骑士”的角色,如今双方倒戈相向,戏剧性变化令人唏嘘。从牵手到决裂,易到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?13亿资金纠纷的真相是什么?接下来,乐视又将如何解决易到乃至整个生态公司的资金危机?
易到的扩张与危机
过去数月,易到拖欠供应商账款、司机收入无法入账的消息不断流出,“易到当前确实存在着资金问题。而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”,周航在昨晚的声明中将矛头直指乐视。
追溯易到这次的危机,要从乐视的入股说起。
2015年10月,乐视控股宣布乐视汽车已正式签署对易到用车的股权投资协议。交易完成后,乐视汽车获得易到用车70%的股权,成为易到用车的控股股东。此后,乐视相继派出何毅出任董事长、彭钢出任易到总裁。
对于网约车市场开拓者易到来说,这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。随后,易到创始人周航逐渐淡出公司管理。
“乐视入股后的第一次发布会上周航还与乐视下派的高管同台而坐,而自去年5月冯全林担任COO后,周航就开始慢慢就淡出,更多承担了易到代言人的角色。”一位易到前员工对腾讯科技(微信公众号ID:qqtech)表示。
而当时随着冯全林空降易到的还有一支“阿里经理人”团队,他们成为了易到运营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。
彼时,网约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乐视正处于汽车、体育等业务大规模投资扩张阶段,易到也一改原本不参与大规模补贴烧钱竞争的姿态,补贴幅度逐渐向滴滴靠近——从2015年11月起开始“100%充返”活动。
去年7月,易到对外公布了这次补贴的战果,共有653万人参与,总充值金额超过60亿元,人均充值额918元,复充率达67.4%。从补贴力度上来看,易到在过去这段时间相当于补贴了60亿元。

但如今,这一切在锱铢必较的孙宏斌改造下极有可能将不复存在。
从结果上看,这种文化,一度让乐视的步子异常飞快;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,这也为乐视越铺越大的摊子积累下了痼疾。
正如人格之于人,企业文化同样是一家企业的基因。贾跃亭会如何改变自己?由于资金短缺,以往激进的发展方式不得不被改变,贾跃亭在战略布局思考层面的优势将受困于现实资金能力。两种文化如何在乐视共存,贾跃亭需要做出判断选择。
此外,从长远来讲,乐视自身的估值模型可能也会在孙宏斌的“手术”后发生变化。
在当前乐视危机中,相比贾跃亭为“梦想”烧钱行为,A股投资者们显然更青睐锱铢必较的孙宏斌。但另一个问题在于,愿意投乐视的人,看中的大多不是乐视在当下的盈利能力----被戏称为“PPT公司”的乐视,原本最核心的“资产”可能并不是如今被各方投资人看重的乐视电视,而是PPT背后,贾跃亭亲手描绘的“生态”及“生态”的未来。
这可能才是乐视异常高企的“市梦率”真正的基础。
可如今,这一支撑起乐视高股价的基础正在动摇:砍掉发展中的高投入业务,只按照实业思维关注盈利与高利润率部分,乐视还有能力去展开“新故事”吗?
可以预见,在经过这次“手术”后,生意人孙宏斌很有可能会让乐视焕然一新:不再乱,懂得赚钱,如同一家普通的互联网商业公司一样。当贾跃亭的烙印越来越浅,“新乐视”的归属可能也会扑朔迷离。